1【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参考答案:×
2【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
B、改革开放时期
C、新生活运动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
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
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参考答案:C
4【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参考答案:×
5【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
B、白话诗
C、古体诗
D、现代诗
参考答案:A
1.2
1【单选题】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
B、精英
C、个人
D、特定人群
参考答案:A
3【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参考答案:×
4【单选题】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
B、蕴含的意义
C、接触的频率
D、他人的喜好
参考答案:C
5【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参考答案:√
1.3
1【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
B、600.0
C、800.0
D、1200.0
参考答案:C
2【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参考答案:√
3【单选题】《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A、气
B、道
C、象
D、规
参考答案:C
4【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参考答案:×
5【单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
B、阴阳
C、男女
D、日月
参考答案:D
1.4
1【判断题】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
参考答案:√
2【单选题】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是()。
A、环境、语文、社会
B、环境、传统、社会
C、语文、传统、社会
D、语文、环境、传统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A、互根律
B、互抗律
C、互助律
D、互证律
参考答案:C
5【判断题】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
2.1
1【单选题】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资源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A、地球与太阳
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参考答案:B
3【判断题】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参考答案:×
4【单选题】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奴隶制
D、封建制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迁移。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参考答案:A
2.2
1【单选题】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A、9000
B、8000
C、7000
D、6000
参考答案:B
2【判断题】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参考答案:√
3【判断题】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参考答案:×
4【单选题】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A、第二冰期结束
B、第三冰期结束
C、第四冰期结束
D、第五冰期结束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时期。
A、夏商
B、魏晋
C、唐朝
D、元朝
参考答案:C
2.3
1【单选题】《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足数则生
B、增数则长
C、减数则衰
D、极数则亡
参考答案:D
2【判断题】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参考答案:×
3【单选题】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之后。
A、明朝建立
B、清朝建立
C、闭关锁国政策确立
D、鸦片战争
参考答案:D
4【判断题】《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参考答案:√
5【单选题】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不断循环的
B、横向发展的
C、纵向发展的
D、相互融合的
参考答案:A
2.4
1【单选题】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民族血统
B、地域特征
C、民族精神
D、国家领土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明治纪年
B、昭和纪年
C、平成纪年
D、大正纪年
参考答案:D
3【判断题】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参考答案:×
4【单选题】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A、3000-5000
B、5000-7000
C、7000-9000
D、9000-10000
参考答案:C
5【判断题】在朔日,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的引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状况。()
参考答案:×
2.5
1【单选题】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
A、古希腊罗马文化
B、日耳曼文化
C、希伯来文化
D、基督教文化
参考答案:A
2【判断题】在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考虑该文化影响到的全部区域的地理环境。()
参考答案:×
3【单选题】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
B、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
C、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
D、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
参考答案:C
4【判断题】西方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造成这个区域的民族难以互相交流,进而形成了很多比较小的民族群体。()
参考答案:×
5【单选题】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北纬30°-40°
B、南纬30°-40°
C、北纬40°-50°
D、南纬40°-50°
参考答案:A
2.6
1【判断题】中国土地肥沃适宜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2【单选题】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太平洋暖湿气流
B、副热带高压带
C、西伯利亚冷气流
D、温带季风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中国中原一带属于()。
A、硬叶林文化
B、针叶林文化
C、落叶林文化
D、阔叶林文化
参考答案:D
4【判断题】地形因素不仅仅会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也会对民族共同心理造成影响。()
参考答案:√
5【单选题】《尚书·禹贡》认为,当时土壤等级最高的地区是()。
A、陕西甘肃一带
B、山东、江苏、安徽交界区域
C、河南大部及湖北山东一部
D、湖北湖南大部
参考答案:A
2.7
1【判断题】选择家族中的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考量人的智商,这样才能促进家族的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
2【单选题】关于中国家族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族主义反对帮派
B、家族主义提倡限制王权
C、家族主义的发展有利于遏制家长制的产生
D、家族主义容易产生党派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西方商业文化倾向较强,促进了西方民族()的性格。
A、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
B、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
C、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
D、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
参考答案:C
4【判断题】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5【单选题】中国农业文化倾向较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A、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
B、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
C、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
D、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
参考答案:D
2.8
1【判断题】古代西方对于遗产主要采用均分制。()
参考答案:×
2【单选题】中式的民主强调()。
A、以礼为本
B、以德为本
C、以民为本
D、以法为本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
A、限制王权
B、契约精神
C、党派分立
D、以民为本
参考答案:D
4【判断题】中国古代王权的强化其实是中国文化中家长制的体现。()
参考答案:√
5【单选题】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A、以礼规范
B、以道规范
C、礼法结合
D、道法结合
参考答案:C
2.91【判断题】辜正坤教授认为,文化先进的民族更容易征服文化落后的民族,这是促进世界文化进步的方法之一。()
参考答案:×
2【单选题】不属于中国儒家价值系统的是()。
A、智
B、恭
C、廉
D、德
参考答案:D
3【判断题】中原文化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
参考答案:×
4【单选题】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A、忠
B、孝
C、仁
D、义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西方文化中排名首位的因素是()。
A、理智
B、利益
C、勇敢
D、博爱
参考答案:C
2.10
1【单选题】辜正坤教授认为,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避免鸦片战争悲剧的途径是()。
A、增强武化程度
B、提倡技术之上
C、降低道德文化
D、以上都正确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马克斯主义被()所接纳利用,成为拯救中华文化的方法之一。
A、国粹派
B、理想西化派
C、现实西化派
D、以上都正确
参考答案:B
3【判断题】全盘西化派产生于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抵抗侵略。
参考答案:×
4【单选题】中国不受列强欺负的方法应该强调()。
A、长期性
B、整体性
C、节制性
D、以上都正确
参考答案:C
5【判断题】理想西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彻底,契合的方面远少于现实西化派。()
参考答案:×
2.11
1【单选题】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A、内容逻辑严密
B、作品流传广泛
C、社会情况需要
D、译者专业所在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
A、一致的
B、对立的
C、互相促进的
D、毫不相干的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是因为有了()。
A、伦理
B、智慧
C、力量
D、合作
参考答案:A
4【判断题】《天演论》中提出的关于反抗西方列强武力侵略的方法至今看来依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答案:√
5【判断题】《天演论》中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内容是严复在翻译过程中自行添加进去的。()
参考答案:√
2.12
1【单选题】西方文字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强调的是()。
A、道德成就
B、物质成就
C、思想成就
D、技术成就
参考答案:D
2【判断题】辜正坤教授认为,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会阻碍德行的发展。()
参考答案:√
3【单选题】根据辜正坤教授的考证,在传统的中国历史记载中,商朝属于()。
A、原始社会
B、氏族社会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D
4【单选题】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
B、统治阶级
C、市民阶级
D、奴隶阶级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A、制造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军事工业
参考答案:D
2.13
1【单选题】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先支持后反对
D、先反对后支持
参考答案:B
2【判断题】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隶农、隶工等称呼证明中国古代是有奴隶的。()
参考答案:×
3【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确定存在的是奴隶现象,而非奴隶社会。()
参考答案:√
4【单选题】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分权与集权的平衡
B、科举与举荐的平衡
C、权力与制约的平衡
D、政治与经济的平衡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东汉时代的奴隶与西方古代的奴隶差异在于()。
A、是否有人身自由
B、是否有隶属关系
C、是否有较高收入
D、是否有劳动创造
参考答案:C
2.14
1【判断题】辜正坤老师认为,长城在历史上是中国闭关锁国的重要符号象征。()
参考答案:×
2【判断题】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有周期性的南北战争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
参考答案:√
3【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大量的奴隶的原因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A、家族主义
B、安居乐业
C、个人主义
D、天下太平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清朝八旗子弟要参与科举考试时,()。
A、可以优先录用
B、可以直接录用
C、没有参加资格
D、与他人权力相同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A、彰显朝廷气度
B、区分官员品级
C、做出表率作用
D、约束官员行为
参考答案:C
3.1
1【单选题】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B、西方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C、中国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D、西方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参考答案:C
2【判断题】艺术强调个性的创造和表达,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参考答案:×
3【判断题】古代史书因为受到当政者意志的影响,主要记录大量有利于社会安宁稳定的事件,而会忽略一些灾难。()
参考答案:×
4【单选题】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中的“党”指的是()。
A、以自身小团体利益为重的群体
B、持有共同政见的群体
C、具有相同背景的群体
D、政治对立中的群体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关于格律诗,说法正确的是()。
A、格律诗最盛于唐宋
B、格律诗不存在生命周期
C、格律诗包含不同的格律
D、格律诗的格律通用于不同的时代
参考答案:C
4.1
1【判断题】民族之间存在的不同观念会造成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所蕴含的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是不存在的。()
参考答案:√
2【单选题】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不包括()。
A、语音
B、语调
C、语法
D、语意
参考答案:B
3【判断题】形声字可以同时表达形象和发音,是汉字自创造以来所特有的传统特色。()
参考答案:×
4【单选题】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
A、语言文字结构
B、文化结构
C、文学传统
D、习俗传统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西方文化中倾向将象形文字符号化是因为符号化后()。
A、视觉上更为美观
B、交流上便于沟通
C、政治上统治需要
D、书写上节约时间
参考答案:D
4.2
1【单选题】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决定了西方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A、叙事性
B、议论性
C、华丽性
D、平实性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汉字的象形特点有助于训练人的()。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线性思维
D、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A
3【判断题】中国诗歌重在表达情感,所以很少会出现篇幅很长的诗歌。()
参考答案:√
4【单选题】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A、叙事性
B、议论性
C、华丽性
D、平实性
参考答案:C
5【判断题】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会着重培养人的线性思维()。
参考答案:×
4.3
1【单选题】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记忆书写速度特点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更快
D、更慢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在思维方面,受到语言的影响,中国人更倾向于()。
A、二元对立性思维
B、偏颇极端性思维
C、多向发散性思维
D、整体综合思维
参考答案:D
3【判断题】索绪尔认为,语言文字的任意性是语言学的根本所在。()
参考答案:√
4【判断题】西方语言更为抽象,所以文字的产生和变化就有了必然性。()
参考答案:×
5【单选题】中国的思维形式映射到传统文化中的体现是()思想。
A、仁义
B、礼法
C、和谐
D、中庸
参考答案:D
4.4
1【单选题】根据辜正坤教授的理论,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学者往往比西方学者博学的原因在于()。
A、中国文化更为开放
B、西方社会性格影响
C、中文表达较为简短
D、符号文字理解更难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A、平实
B、口语化
C、华丽
D、书面化
参考答案:C
3【判断题】中文能够较为简短地表达特定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人记忆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
4【单选题】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A、既非象形文字又非符号文字
B、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
C、符号文字转化为象形文字
D、符号化文字和象形文字并行
参考答案:A
5【判断题】相较于西方学者,中国学者缺少的是理性的逻辑梳理能力。()
参考答案:√
4.5
1【单选题】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A、单音节
B、开音节
C、多音节
D、闭音节
参考答案:C
2【判断题】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可能同时包含单音节和多音节。()
参考答案:√
3【判断题】玄奘法师提出五不翻原则是因为一些梵语中的词汇没有对应的中文词汇。()
参考答案:×
4【单选题】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印欧语系的语言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参考答案:B
4.6
1【判断题】中文可以通过组合现有的单字来表达新的事物,避免创造过多的新字和发音。()
参考答案:√
2【单选题】中文的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A、哲理性
B、清晰美
C、定义性
D、综合性
参考答案:D
4【单选题】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参考答案:D
5【判断题】文字的含义包含诱导性和暗示性,可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
参考答案:√
4.7
1【单选题】关于词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文不存在性、数、格
B、中文词法上更为严谨
C、印欧语系语言不存在时态、语态、前后缀
D、印欧语系语言词法上更为随意
参考答案:C
2【判断题】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一种真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方法。()
参考答案:×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网络收集和网友投稿,不代表大学题库立场。本站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点我联系站长